似乎暗合阳明先生,行知合一直理,似乎又暗合泰州学派之中,日常即工夫。日用即道理。”似乎却有不同。
这也是人与人的不同的。
寻常人只能看见表现,就是周梦臣造了一个新奇的工具,而张叔大这样的人才关注,周梦臣说做这些事情后面的逻辑与理论。
周梦臣所做的虽然简单,但其实却包含了很多后世科学逻辑与演绎。
这才张叔大着迷的地方。
所以张叔大主动提出帮忙。并且推荐了一处去处,却是湖广总兵府下辖的军匠。
虽然有明一代,官造粗陋,但是这个时代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也是在官府之中,之所以造不出来好东西,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将好东西给造出来。而是大明体制之中种种弊端,不能将经费用到实处。自然也不可能造出好东西了。
而这些工匠为达官贵人私人打造东西的时候,却是非常卖力了。甚至寻常人都找不到这里。
即便周梦臣有一个官身,但是江夏县与军方不是一个体系之中,周梦臣区区一个小官,怎么可能找上去。
也只有张叔大的关系,周梦臣才有资格登门。
不得不承认,军方的工匠高手比赵九厉害多了。用了一日功夫,就造出了周梦臣想要东西。
只是整整花了二十五两银子。
东西不多,只是比较复杂精密,当然这也难不倒这些大匠们,只是需要加钱而已。
周梦臣微微牙疼。不过现在有钱了,并不是太在乎的。
唯一让他无可奈何的是,他感觉这个圆锯虽然外面用了钢材,但是钢的质量并不是太高。
估计高强度锯木的话,更换的频率会比较多,而且每一个锯都不便宜,一个锯片要一两多。
锯片消耗速度还是未知的,如果消耗太快,估计还比不上多增加几个工匠的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