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荀彧荀攸杨彪赵温等人说道:“不枉丞相花费巨额钱财,去海外寻找此等良种呀。有了此物,大汉就少了很多饥民了。”
杨彪笑着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趟出海,堪比神农尝百草也,这都是神人之功,皆陛下与丞相之功绩也。”
“诶,这皆是丞相高瞻远瞩,朕又无甚么功劳。”
刘备嘴上这么说,表情却更加高兴。
自家四弟有远见,脸上有光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识人之明嘛。
然而裴潜却笑着说道:“陛下,这花生与玉米产量虽丰,与另外两样东西相比,却是差了许多。”
“哦?”
刘备惊讶道:“还有东西?”
裴潜指着下一样东西笑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为土豆,亩产十二石到二十石之间。”
“十二石到二十石?”
刘备与满朝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汉朝一石等于120汉斤,这样算起来,最高产量二十石,能达到2400汉斤,相当于1000现代公斤。
而当时汉朝的粟和麦,亩产基本维持在两到四石之间,平均在三石左右。
换算下来的话,即便是按最高产量四石算,也不过是亩产200公斤而已,跟土豆产量相比,差了五倍!
这让从未见过如此高产作物的汉朝君臣们怎么能不惊讶?
然而这还不止。
裴潜又指着另外一样东西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为红薯,亩产二十到三十石之间。”
“二十......到三十石?”
君臣们傻眼了。
这等产量,简直是不可想象!
做梦都不敢想象大汉土地上能有这种产量作物。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东西的产量已经算是很低的了。
因为后世产量比现在要高很多。
如花生米正常情况下,后世亩产一般在三百到四百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