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河南岸对峙,曹操北靠睢河,在南岸挖掘了一条巨大的壕沟,环绕了整个营寨。
刘备这边属于进攻方,挖建壕沟不利于进攻,因此并没有修沟渠,而是在寨子外围垒砌大量的土山,诸葛亮经过计算,于曹军和张允军队营寨外围搭建高橹,安装投石车、床弩等攻城器械。
双方军队数量加起来达十五六万,营寨一路往南连绵十多里,一方在曹军和张允军挖的那条从睢河引渠的壕沟以东,一方在壕沟以西。
每天战场附近刘备大军都干得热火朝天,大量挖来泥土,他们那边挖建壕沟,刘备就派人去远处山中采掘泥土和巨石,通过运输车辆推到曹军挖的壕沟当中,堵住了水渠入口,然后慢慢填埋。
他们在这边填,营寨内的曹军也不是傻子,当即箭矢如雨。
奈何朝廷军器械充足,一架架木幔横在沟渠边上,随你万箭如雨,也不过是给朝廷军送物资而已。
见箭矢无用,曹操又用投石车击毁木幔。
刘备军偃旗息鼓了一阵,等到沟渠西面的土山建起来之后,朝廷的投石车射程比曹军的要远,压着曹军的投石车打,再次开始填起沟壑。
两边你来我往,互相斗招,又是十多天过去,双方处于一个战争前夕阶段。
而就在刘备和曹操张允缠斗之际。
此时的孙策军与陈暮军,则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大决战。
跟竹邑这边双方主力拼斗不同,因为竹邑那边两边人数众多,部队臃肿,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统筹和规划,面面俱到而不可能直接开开战。
如果刘备什么准备都不做,七八万人愣头愣脑地往曹军营寨去冲,壕沟、陷阱、拒马、箭矢,等等器械,还没有靠近,这七八万人就已经损失了大半,更别说人家还有坚固的寨墙防守。
因此竹邑这边的战争属于那种攻城级别的攻防战,双方斗智斗勇,在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