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脸色就舒缓了下来,他没有因为陈暮私自调兵而生气,而是怕毛玠没有搞定粮草的问题耽误了进攻。
目前朝廷的粮草其实也有些紧张,倒不是缺少,而是运输不便导致前线紧缺。
青州虽然多年治理,存粮数千万石,但打袁绍就耗了不少。后来进入休养生息阶段,可也有一些战事,如关中、幽州、河南之地,打了一些小规模战争。
这些地方打仗规模看似不大,可因为离朝廷中枢较远,运粮不方便,因此耗粮也不少,几乎已经把青州多年积累给打了个空。
一直到陈暮定下休养生息的国策,冀州慢慢恢复了民生,有了河北与青州整片华北平原的支持,粮食紧缺的问题才逐步解决,才有了刘备能够对河南动手的底气。
不过虽然后方有粮食,但还是那个问题。粮食运输比较困难,历史上袁绍打官渡之战,前期准备工作做了大半年的时间,基本都是耗在运输粮草的事情上。
现在也是如此,洛阳之前积累了不少粮草。但要往关中输血,还要支持朝廷在河南打仗,同时要兼顾民生,因此有些捉襟见肘,必须要从河北运粮。
短时间内调集大量粮草也不容易,刘备就派毛玠去了冀州,董昭去了青州,分别负责筹措粮草以及军队物资装备的问题。
军队在前线等待物资。
这就是为什么从七月到九月朝廷没有继续进攻曹操的原因。
好在毛玠不是庸人,他采取的办法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青州粮仓见底,但还有些存余用来照顾民生,稳定物价。
他把剩余的这些存粮就近要了过来,然后再从冀州调粮食去青州,这样在短时间内,青州虽然可能会有粮食短缺的问题,但很快就会平息,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听到毛玠完美地解决了运粮问题,刘备十分满意,目光看向董昭。
董昭也说了一下目前的装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