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在扶沟濄(wo)水以北的野外相遇,一场大战之后,文聘居然损失了三千多人,而朝廷军才死几百人。
这样的差距让文聘意识到在野外鏖战根本不可能是朝廷军的对手,因此大败之后,急忙收拢溃卒,撤退数十里,原地安营扎寨,试图利用营寨防守住敌人的进攻,达到拖延的战略目的。
然而文聘虽然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他们与朝廷军在正面硬刚上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没想到差距比他想象的还要大。陈暮在这十多天内,连续发动了数次进攻,攻势排山倒海。
实际上文聘要想阻拦陈暮,只能选择野外拦截。如果他跑到一座城池里面,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防守,人家又不是傻子,直接不跟你打,绕道走不就行了吗?
陈留南面的地形又不像官渡一带,周围几十里都因为泥沙淤积而造成土质柔软,不好绕过。陈暮完全可以不搭理他,直接北上,要么汇合刘备,要么直扑曹操的后方断曹军后路。
因此一开始文聘确实只能在野外拦截。
大战之后,他就知道了什么叫残忍,前军五千人瞬间全军覆没,也就是他还算谨慎,在看到前军一触即溃之后,就立即下令撤军,才没有让自己三万人全都折在那里。
现在他原地结营驻守,陈暮已经算是把他击溃,让刘表北上支援曹军的战略意义彻底失去了效果,此时就可以做两个选择。
一是不理会处于坚守状态下的文聘,直接北上。
二是把荆州军彻底消灭。
陈暮选择了第二种,因为他认为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曹操他要拿下,刘表他也要拿下。
荆州军可战之兵本来就少,这些军队虽然在关东只能算三线部队,可在荆州已经是拿得出手的兵马。
如果全歼在这里,对于刘表就是伤筋动骨的事情,将来南下进攻襄阳,也少了一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