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谋伐 > 第十九章 南阳之战(1)

第十九章 南阳之战(1)(5 / 7)

不一定会傻乎乎地一路跟着你追到颍川。

出了南阳人家就不追了,那你这个计策就会显得很尴尬。

而诸葛亮认为,刘表援军来救宛城,顺着淯水北上,不如干脆在淯水河畔对来援的兵马迎头痛击,一举将刘表军消灭。

为了拖延张绣过来支援的时间,烧毁后方桥梁,只留下一座宛桥,让张绣疑心桥对岸有伏兵而不敢过来。

此时张绣要想过河,就必须走南面育阳桥梁,绕了一个大远路,让朝廷军可以从容击败刘表。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是有可行性的。

因为刘表的部队北上要想尽快支援张绣就只能走淯水。

否则要是走远路从穰县过安众再从涅阳去宛城的话,除了淯水以外,还得经过十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

这条路线路途遥远不说,还有被朝廷军在河对岸伏击的风险。

所以顺着淯水北上行军速度最快,且没有太大阻碍,即便中途被截击,张绣来援也方便。

而诸葛亮的战术就是,虽然张绣来援方便,可后方桥梁全断,他想支援刘表就必须要绕远路过来,可能要耽误好几个时辰才能加入战场。

正是这几个时辰,就变成了重要的时间节点,他们完全可以趁着张绣没过来之前,迅速把刘表军拿下,再回攻张绣。

这也是为什么要留下宛桥的原因。

否则你要是没桥过河,张绣的部队出城了,你都没法趁机拿下宛城。

到时候人家回去,跑进城里一躲,又是一场消耗战。

从整个布局来看,诸葛亮的计划都是可圈可点,可谓是攻守兼备,连后路都已经想好。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如果被张绣识破了桥对岸没有伏兵,只有少数人在故布疑阵,那情况就会很糟糕。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个险计。

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