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章 内政改制

第七章 内政改制(7 / 10)

最高负责人就是皇帝。

刘备素来以民为本,所以民生治理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大事,各地是不是风调雨顺,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都是他关心的事情。

因此削掉了地方官员一些职能后,就让他们把重心都放到民生问题上,他们遇到问题就会上交到尚书台,由尚书令进行处置,实在处置不了,最后再交由皇帝处理。

至于兵权。

设立元帅府,增添军衔制度,元帅由皇帝兼任,掌管全国兵权。

元帅这个词在《左传》当中就由,但它当时并不是官职专用名词,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有些类似于都督这个临时职务。

现在正式设立元帅职,职能相当于从前的太尉和大将军,全国军事部队必须无条件服从元帅府的命令。

元帅之下,设立大将军军衔三名,分别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官秩为秩万石,稍次于三公,他们组成最高军事会议,帮助皇帝统领全国军事。

军衔制度其实早在春秋就已经存在,当时已经划分为将军、校尉、司马,对标的是后世将、校、尉三级。

只是这个军衔制度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重号将军、杂号将军、重号校尉、杂号校尉十分复杂,体系并不明朗,所以现在陈暮只是将这个制度由虚为实,将职权从模糊变得清晰。

在大将军之下,又设置九名上将军,前后左右中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在上将之下,设立十六名将军衔,分别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

将军衔之下,设立郎将军,最后就是偏将军。

同时校尉级、司马级也重新改制,将司马级官员取消,改为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

如果对标后世的话,元帅职务相当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大将军相当于元帅,上将军相当于大将,将军相当于上将,郎将军相当于中将,偏将军相当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