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师攻兖(爆更第三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师攻兖(爆更第三章)(6 / 9)

开设祭坛,祭祀天地,五岳,四渎。

也就是说,就连汉代皇帝都要祭祀济水。

这不仅是因为济水养育一方儿女,同时也是因为它的水流量与河道宽度都是当时首屈一指,仅次于黄河长江淮水三条河流,可以说在江河湖泊当中名列天下第四!

包括后世黄河的平阴县境内到济阳县这一段水道,就是用的古代济水的故道。

这意味着汉代的济水,就处于后世的东阿县与平阴县之间。与当时的黄河相隔不过二三十公里,距离靠得非常接近。

两条超级大河拥挤在一起,再加上另外一条大型河流漯水,构建了这片区域极为复杂的水域系统。

而且后世平阴人和济南人应该都知道,从平阴到济南这一段黄河南岸附近,就已经是泰山山脉的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山区此起彼伏,还有大量的关隘。

在东汉这片区域地形就更加纷乱,道路崎岖难走,险要之地非常多。战国时期,齐国就在这附近设置了齐长城,两千年后,都还有大量的残垣断壁,可见这片区域,属于像虎牢关那样的难关险道。

区别在于,虎牢关的地形是黄河与嵩山之间的狭小关隘。

而平阴这边的地形,则是黄河、济水、洛水以及泰山之间的狭小关隘,在大体结构上,二者非常相似,都属于河与山中间的夹缝。

包括乐毅伐齐的时候,五国联军就是绕开此地,直接从黄河北面渡河杀入高唐。

现在袁绍的进攻路线也是如此,破平原,占据黄河北岸,然后从龙凑渡口过河,进攻如今的高唐县。

倒不是袁绍学乐毅的进攻路线,而是就事论事来说,从北面渡河进攻,远比从黄河中游地段过河,然后再从黄河与泰山之间的狭小通道过去更加安全。

因为三条河流相互纠缠,导致汉朝的时候,此地水域河流繁多,如东平湖、水泊梁山等地区,就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