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谋伐 > 第五十五章 家庭与传承(恭喜陈暮喜提儿子一个)

第五十五章 家庭与传承(恭喜陈暮喜提儿子一个)(3 / 9)

陈暮却笑着说道:“孩儿不是嫌弃母亲做的饭菜不好吃,孩儿的意思是任何食物都要吃,不能只吃一种,即便再名贵,它能够提供的东西也很少。”

“那照暮儿的意思是?”

方氏试探道:“娘给暮儿煮一条鱼?”

陈暮无语道:“母亲,鱼和鸡一样,提供的营养都是同一种东西。”

“那煮什么?你想吃炙肉或者蒸菜了?”

“也不一定要蒸煮或者烤炙,我教母亲一种新的做菜方式。”

“什么方式?”

方氏好奇地看过去,就看到陈暮从厨房角落掏出了一个圆形的锅。

那锅的模样跟平时用于“烹”的锅不同,像个碗。

“烹”就是煎,春秋战国就有。

治大国如烹小鲜嘛。

不过煎用的锅是陶瓷或者青铜平底锅,像这样的圆形铁锅,方氏倒是第一次见。

陈暮把锅架在了灶台上,又取出菜勺,从灶台上的猪油罐里挖了一点猪油倒进锅里,然后对灶台另一边烧火的婢女说道:“火烧大一些。”

“是。”

婢女就开始往灶台里添加柴火。

自汉民族文明开启的时候,汉人对于吃,就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情。

吃货民族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充《论衡.讥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见生人有饮食,死为鬼当能复饮食,感物思亲,故祭祀也。”

所以与吃有关的灶台,在西汉就已经十分发达。

厨房的灶台上有多个小孔,可以利用机关调节,控制火候大小。

这些在汉代出土灶台陶瓷模型就可以证明。

控制这些机关也简单,有点像是干锅,想火大一点,就把挡火的挡板撤开,想火小一点,就拉上挡板,只留一条缝。

陈暮直接以最大的火候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