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过战场,没想到你居然会利用马车运兵,真是让我这般常读百家经典的儒生汗颜。你若是生在先秦,恐怕亦能称贤矣。”赵琳摇摇头。
陈暮笑道:“百家之说既为经典,自有它的道理,只是后人不会运用罢了,不管是先进的东西,还是落后的东西,存在即有理。早在先秦时代,这世间的大道就被圣人们道尽,我们这些后人,勉强灵活运用就已经很难,哪敢说和他们并列为贤啊。”
汉朝继承了秦朝,秦朝二世而亡,所以汉朝实质性离战国时代并不遥远,总共也就相差四百多年。并且汉朝时的读书人学的都是儒家经典,不过儒家脸皮比较厚,“借”过来不少书。
两汉时的儒生主要是修七经,为《尚书》《诗经》《礼经》《周易》《春秋》《孝经》《论语》。
其中《尚书》《礼经》《周易》都跟周王室有关系,比如群经之首的《周易》,据说是周文王所作,《尚书》则是周王室所藏的政治文书,《礼经》又名《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是周公制作。
除此之外,《诗经》是各国的诗歌总集,跟儒家也没多大关系。
这其中只有《春秋》勉强跟儒家搭边,因为《春秋》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史书合集,那个时代除了周王室以外,其它各国都有史官,记录历史。秦始皇焚书之后,各国的历史就没了,《春秋》一度失传。
到了西汉,儒家学者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等著作,于是《春秋》就变成了儒家经典。
但实际上在孔子出生之前,《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经就已经出现,不过其中的内容被孔子推崇,所以就被儒家“借”来用。
而真正没有争议,属于儒家制作的经书,则只有《论语》和《孝经》。
因此赵琳说自己是读百家经典的儒生,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