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是两回事?”
彭励志说道:“太古这边是可以抵消代理费的。”
太古如果不卖太古船坞,也是要拿别的地皮抵消代理费,现在手上有钱了,还是直接抵消了才好。
怡和,会德丰和英之杰都表示拿不出现金来,只能用地皮或者大厦来抵扣。
拿地皮或者大厦卫东当然是愿意的,只是彭励志说道:
“我们先协商,这一份我们太古可以接手。”
见其余四家都要拿出物业支付代理费,彭励志也发现这中间还可以太古出面接手地产,然后用太古船坞抵扣代理费,这样自己用太古船坞置换一部分中环的地产也是极为划算的,太古船坞位于北角以西,整体出售找不到买家,换了中环的物业以后出售将会十分地方便,很容易就找到了买家,而且还能拿到大部分的现金,太划算了。
四家洋行也愿意把地皮卖给太古,总比交给卫东这个从大陆过来的华人强,只要稍微去查卫东身份证的领证日期,就可以知道卫东是从内地游泳过来的,也也是洋行和香江高层不喜欢卫东的原因,哪怕就是香江本地华人也好啊,还能有一份认同,可现在都这么大了才过来,能接纳才怪。
支付方式三言两语就说好了,洋行又对北美地区提出意见,卫东只好放弃自己代理北美的市场,还是由洋行代理。
下面就是代理费的讨价还价了,一番协商后先签订一年两亿的代理费。
卫东也早已经算过,如果能卖出一亿支电子表五家洋行可以赚5-6亿,去掉2亿的代理费,一家还能赚六千万,已经是很暴利的买卖了。
不过卫东赚的更多,一只电子表赚25港元,卖一亿只就赚25亿港币,自己只要负责生产,设计一些新的外观,洋行也可以自己设计建模,委托卫东进行生产。
一直到华灯初上,大体框架才完成谈判,也就是卫东用一年的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