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最强的,但并非一直都是最强,更不是没有吃过亏,带给秦国伤害最大的,莫过于魏国。
一百八十多年前,吴起从鲁国前往魏国,投靠魏文侯,并于公元前409年领兵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逼得秦兵只能退守至洛水。
吴起自此深受重用,开始为魏国训练魏武卒。
公元前389年,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兵五十万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十万秦兵被魏武卒击溃,函谷关被魏武卒攻破,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被魏国夺走,秦国险些灭亡。
这一战被称为“阴晋之战”,对于秦国而言,这是奇耻大辱,甚至比“长平之战”带给赵国的屈辱更大。
只不过赵国“长平之战”后一蹶不振,秦国“阴晋之战”后进行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魏国此后却和齐国发生了大战,主帅庞涓中了孙膑的计策,大败亏输,魏武卒损失惨重,国力大大损耗。
公元前293年,白起于伊阙大败魏韩联军,斩首24万,杀尽魏武卒,用鲜血洗雪了秦国的耻辱。
虽然魏武卒已经成为了过去,魏国如今人才凋零,权贵只知享乐,士卒无有战心,底蕴近乎耗光,嬴政对于魏国也是异常的重视。
进攻魏国的大军经历了一连串的胜仗,不仅是百战老兵,而且还积累了一股大胜之势,士气最为旺盛。
带兵的主将也是精挑细选,乃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子王贲。
王贲深得王翦真传,骁勇善战,用兵如神,魏国大军一触即溃,被打的节节败退,很快便被围住了国都大梁。
大梁城高墙厚,还有诸多先辈留下精良器械,短时间难以攻破,强攻损失又太过严重。
王贲思虑数日,想到了水攻之计,引黄河之水灌入大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