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还没有京兆一地之多。
第三次征高丽“成功”后,杨广对于北地的控制也衰弱到了极限。
恰逢这五郡地广人稀,一些临阵脱逃、或者是揭竿而起的杨玄感旧部等纷纷自立,导致北地一片乱象。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也就是这个节骨眼,一位名为“罗艺”的狠人脱颖而出。
以雷厉风行之势,席卷五郡,广纳良才,引得无数人前来投奔。
明明第三次征高丽结束才一年的时间,可是却已经初步完成了统领五郡二州之地,割据一方。
当然了……说是割据,无论是其他枭雄也好,杨广也罢,反倒有些乐见其成的味道。
原因很简单,幽、营二州的位置太过于敏感了。
属于高丽与隋庭的缓冲区。
地广人稀,看起来拥有的地方大,可实际上罗艺下要提防窦建德与隋军、上要警惕高句丽趁着神州内乱,吞并土地。要说起来,在有些京城官员来看,这人与其说是反贼,倒不如说是个为主分忧的铁忠臣。
高丽,已经成为了帝王心中拔不出的那根刺。
现在的隋军人人谈高丽而色变。
倒不是说高丽人有多能打,而是纯粹因为那漫长辽阔的边境给折腾的。
一年的好天气只有六个月,其他的时间,无论是冬日落雪封山,还是春日化雪泥泞,隋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空有力气却无处使用的憨货,只要那群高丽人依据城池之险、苦寒之优固守,等待他们的就只有铩羽而归。
更别提,那黑白棋圣王图思睿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把整个高句丽打造成了一座棋盘。
牵一发而动全身。
攻一城,便是攻一国。
隋军有力无处使,补给跟不上,三次大败彻底动摇了根基。
原本已经力有未逮,五郡之地名存实亡。可瞌睡了却有人送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