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说书人 > 296.曾经浮世与繁华(4K)

296.曾经浮世与繁华(4K)(4 / 8)

、厚道、懂规矩,讲礼数。吃点小亏不在意,大度能容隔夜仇。

一个小人物,只要具备了这种“憨厚老实”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心里都明白的机灵后,成功,似乎不是那么遥远了。

于是,从一个宣南书社的勤杂工,只能上场说相声门里“八大辊”暖场的毛头小子,到慢慢的开始有人说“这小子以后肯定能接老太太的班”。

从一个只能跟着剧务搬桌子撤椅子的捡场,到一点点混成了一个小编导。

这其中少不得贵人扶持,可对于一个只有21岁的孩子来讲。

这二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传奇了。

两年的时间,李臻成了宣南的台柱子。

老太太岁数大了,气口不如年轻时那么足了。李臻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老太太的班儿,连家招牌的大书《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龙图公案》(《三侠五义》)、《鹿鼎记》,老太太一点没藏私,全交给了他。

而李臻的工资,在那个年月,也从一个月两千,变成了一场三百。

在加上电视台的工资,一个月他有将近两万的收入。

按照道理来讲,这钱其实在奥运会之前,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但是不够。

老头儿那边的情况那几年一直在恶化,透析、化疗,维生……这一切已经把老头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而李臻那两年的钱十分有九,也都留在了老头那,给他治病。

老头不是体制内的人,一辈子都是跑江湖的。没什么职工保险,治病只能靠真金白银。

所以,那几年,李臻真的觉得钱很重要。

如果自己能赚的在多一些,就可以把老头从燕京肿瘤医院接到协和,没准又能帮老头续命个三四年……

可这世间没有什么如果。

就在李臻觉得自己羽毛已丰,看到了市场方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