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钱不多,只能买一部分,激烈讨论中似乎都很喜欢,却不知道买那个。
有的说买英国人的,于是美国人和苏联人立马急了。
有的说买美国人的,于是英国人和苏联人跟着急了。
后来领导人们本着中庸的原则,那就都买一点吧!
只是说好了,你们可得给我们便宜些!
八路军这边愿意掏钱买,盟军这边愿意卖和技术授权。
但是人家孔支队长又说了:“我们八路军的工业生产水平落后,就怕后续生产不出来合格的产品,万一再砸了你们的招牌,那可就对不住你们了!”
此话一出,的确是唬住了各国代表。
说起来还是国府留下的恶劣印象,给英、美各国坑怕了。
所谓民国经济黄金十年里面,这些民国大师们皓首穷经,却连个汽车轮子都造不出来。
这些洋人虽然想赚钱,但是也不想砸了招牌。
回头这些八路要是真把生产搞砸了,出去一宣传,说是从美国、英国、苏联引进的技术和生产线,结果愣是连一件合格的产品都没有生产出来。
岂不是把英美苏联各国的招牌当着全世界的面儿给砸了?
于是,各国代表们纷纷在私底下表示,会派出最好的工程师过来帮忙安装生产线,协助指导生产。
当然了,实际上都打了折扣。
苏联人派出的是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工程师。
美国直接招募一帮华裔和志愿者来帮忙。
英国直接打包一帮欧洲流亡工程师。
殊不知,这反倒是孔捷想看到的情况,“这类命运多舛的科学家们,反倒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我们,他们各国真要是把国内高待遇的人才送过来,咱还真不一定敢用呢!”
“狡猾!”
将领们纷纷冲着孔捷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