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将士们已经磨刀霍霍,马上就要把砍刀砍到鬼子的脖子上了,结果一道命令下来让大家收刀,功亏一溃,悔之晚矣!
对此,大多将领们在感慨唏嘘的时候,倒也有一些将领持另外的看法。
比如目光长远的副总参谋长便就着浙赣会战,另辟蹊径的指出:“此次浙赣会战,蒋军方面虽然由于指挥混乱,再加上上下不齐心,打的是相当糊涂。
可即便如此,日军依旧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据咱们前线收到的消息,日军在衢州机场外围的多日血战之中,便伤亡了两万余人。
由此可见,小鬼子的部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他们的部队的精锐正在逐渐的减少,战斗力也在逐步的下滑,
反观咱们八路军部队,装备水平迅速发展,队伍规模越来越大,与日军交手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精锐部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此消彼长之下,同志们,我看咱们离抗日胜利可不远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即便日军多线作战,又是太平洋战场,又是东南亚战场,浙赣会战之中,日军投入的作战部队与当初虽淞沪会战中投入的部队相比,精锐程度肯定差了不少。
可依旧取得了浙赣会战的前期胜利。
为何?
其中一点重要因素,正是在于日军绝对的制空权。
包括此次日军掀起的五一大扫荡,如果不是八路军这边提前安排了各路部队,针对鬼子的机场进行偷袭,导致鬼子的航空部队没能充分发挥优势的话。
各根据地内想要重创日军,根本不大可能。
对于制空权的重要性,孔捷更是深有感触,否则他也不会如此热衷于八路军航空部队的建设。
提气的话自然也得说一说,要不就显得长鬼子志气,灭八路军的威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