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扫荡的过程中,文太一郎这个老鬼子一直是稳扎稳打,不管太行根据地、黄崖洞地区和蒙西地区的战况如何,即便是太原城被围困,牛岛满和第六师团被重创的时候,这家伙也没有任何的分心。
既不会冒冒失失的孤军深入,更不会听闻点动静便狼狈的后撤。
面对这么一个油盐不进的老家伙,吕司令员其实也很有些头疼。
尤其是这两年来,在冀中展开的以地道战为主的作战方式看,讲究在防守中进攻。
鬼子如果不主动进攻的话,大量打造的地道工事和提前准备好的陷阱,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13师团如果不选择撤离,继续驻守在固有的防御工事上稳扎稳打,即便是吕司令员也想不到好的对策。
直到眼下,文太一郎决定率军撤离,冀中部队的机会终于来了。
原来,13师团撤离的大后方的交通线,还有运输线,早已经被冀中的八路军部队利用延伸的地道,破坏的七七八八了。
13师团的小鬼子想要从冀中根据地的外线退回稳固治安区,就必须要通过这些已经被破坏了交通线的不可控区域。
而这里,正是吕司令员为小鬼子打造的坟场。
文太一郎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按照总司令官冈村的要求,在冀中根据地的中线区域多停留了几日,原本是等待着山东、山西战场上增援过来的部队。
结果增援部队来了三成不到,基本上都被八路军的打援部队拦在了半途,还有些更是在增援的途中伤亡惨重,被迫撤回占领区,当起了缩头乌龟。
反倒是八路军的机动部队,趁着日军的野战部队纷纷收缩回治安区、城区的空档,向冀中军区的方向暗中转移。
干啥呢?
配合冀中军区吕司令员的部队,对撤退的日军第13师团为主的小鬼子形成两面夹击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