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又全部放在了眼前这一辆辆的坦克和装甲车身上。
他老人家在心里琢磨着,这坦克呀不仅要看,还得熟悉它的构造,了解它的各项参数,还得会开。
估计孔捷和李云龙已经开得非常熟练了,不如趁机在路上跟着他们二人学习学习。
要不下次开大会,其他地方根据地的同志开会时问他,我们的坦克性能参数怎么样,好使不,有什么优缺点?
要是一问三不知,还怎么当这个总指挥?
接着总指挥虚心求教,孔捷和李云龙自然是知无不答。
正好有几辆坦克在行进的途中出了些问题,孔捷和李云龙也就现场教学,让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坦克进行维修,一面进行坦克结构的介绍,以及坦克作战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意外的问题。
总指挥就在一旁给技术人员递工具。
不久之后又赶到了第二批人。
他们大多都穿着旧军装,为首的那个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棱角分明,看着得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彬彬有礼,一副儒雅气派。
结果例行检查的日本安全顾问,看见这些穿旧军装的,还以为是老百姓,差点把人给赶走了,后面听说原来也是八路军,这才允许这一行人留下参观。
一支队的装甲兵部队,甚至还有不少反战联盟的日本同志,这也是一大特色。
这些外籍同志很有技术,有文化,又在一支队经受过特别的中国文化和八路军革命信仰的熏陶。
忠心和立场是毋庸置疑的。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轴!
有的时候遇到技术性的问题,争论不下,就连支队长孔捷他们都敢怼。
老孔有时候被气急了甚至大骂:“这要是在战场上,老子非突突了你们!”
结果拆卸发动机的时候,日本顾问刚好逮住一个在发动机旁边抽烟的,这可把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