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区域有激烈的枪声响起。
松田的脸色难看的可怕,他知道自己又上当了。
这村子里果然有狡猾的八路提前设下的陷阱。
这一片地形开阔,除了眼前的中山村之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作为固守的工事。
两翼借助坑道作战的八路军部队的火力又太过凶猛。
松田别无选择,在意识到村头有八路军的伏击之后,松田当即立断地下令道:
“全力进攻村子,迅速占领村落!”
松田想的倒是很美好,既然八路军有部队提前在村头的区域设伏。
自己只需要将计就计,强行把村头的阵地抢下来,再依托着村子反击村落外的八路军部队好了。
“开炮!”
轰隆——
日军在匆忙后撤的过程中,依旧没有放弃火炮这样的利器。
这些火炮可不仅仅是撤离时的拖累,同样是作战时最强有力的火力。
村头的区域,有日军先头进入的两个中队与八路军部队交缠在一起。
鬼子松田气得牙痒痒,害怕误伤,又无法下令向村头的区域炮轰。
所以只能将炮口朝向村外两翼坑道的八路军部队。
十几门火炮的威力相当惊人,霎时千左右两翼坑道陷入一片炮海。
好在战士们早有准备,将两翼的坑道构筑的相当完备。
为了避免落进坑道的炮弹爆炸之后带来冲击波的伤害,尽量挖设的是由多个v型战壕组成的工事。
坑道内设有简易的防炮工事——猫耳洞。
这是自从李家坡战斗结束之后,独立团在训练战士们如何进行战壕工事的挖掘时的必修课。
孔捷对此明确规定:
但凡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在提前构筑堑壕工事的时候。
所构筑的工事所能承担的作战性能必须具有多样性,既要做到防御敌军正面的火力突击,还需要做到具有一定的防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