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说罢,韩烽安排了警戒哨,继续朝着鬼子所走的小路跟进。
很明显,这支日军与国军的接触也不想摆在明面上,所以同样是选择在后山的隐蔽小路,这给了韩烽一行暗中接近侦查的机会。
韩烽一行赶到的时候,鬼子已经与国军方面的代表碰面,处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下。
韩烽等人便潜伏在山谷右侧的山林中,不远不近地观察着。
望远镜中可以看到,中日双方的代表碰面,正在进行商谈。
那国军方的代表,看军衔还是个少校,估计是個营长或者副营长之类。
具体说什么就听不到了,只见两人的脸上都有笑容,可见相谈甚欢。
但不管他们说的是什么,眼下双方正在交战,却有队伍私下里来往,已经是犯了大忌。
作为一线报人的沈文月,具有极其浓重的探究精神和冒险精神。
她举了举手中的德制蔡司依康511—2折叠照相机,表示道:“韩连长,我想靠近一些,拍两张照片。”
民国时期,相机,特别是像蔡司依康这样的品牌相机,那可是奢侈货。
就连一些比较知名的大报社,社内的相机都是相当重要的报社财产,记者们想要使用都得提前打申请的,得按时归还,出现什么损坏还要自我承担。
也就是沈文月这样家境殷实的富家小姐,才能带着属于个人物品的折叠照相机,满山遍野的跑,出发前还准备了相当数量的胶卷。
但贵有贵的道理,这蔡司依康折叠相机不但便于携带,各项性能也是相当不错的,能保证照片可辨识度的最远距离大大提升。
所以一直备受一线记者的喜爱。
……韩烽点了点头,带着两个战士护送着沈文月,隐秘向前推进。
双方离了五六十米距离时,韩烽挥手示意队伍停下,不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