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达·云从小在旧金山长大,听完反驳说:
“不对吧,以内地的面积哪会缺少土地,论起居住的舒适程度,明显还是平房和别墅比较好。曰本同样地少人多,市区却有许多独栋住宅,各种设施很便利。”
苏业豪双手环抱在胸口,慢慢悠悠在北海公园旁散步,开口解释说:
“但城市那么大,配套的基建也就更多,耗费的木材、电线、水管和其他资源数不胜数,一方面经济发展还不够富裕,另一方面也没跟欧美一样,进入逆城市化的阶段。”
“目前大部分人口还是住在乡村和小镇的自建房里,只不过没欧美的小镇漂亮而已,说到底还是经济实力差了点,未来也许会涌现出一些低密度的卫星小城。现在建造商品房,符合经济利益,城市化速度因此变快,有利于吸引人口进入城市。”
“内地目前这一套,摆明了是在学习港城,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够卖出比平房土地高出几十上百倍的价格,还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假如都靠自建,半个世纪之后城市化率也上不去,问题挺复杂的,没那么简单……”
闲来无事,他不介意多聊聊。
在路边看见有人卖麦芽糖,苏业豪问完价格,让老板称二两。
随即又对琳达·云说道:
“相比起是否应该搬进商品房的问题,我比较关心如何提升城市美感,像我们去过的一些古镇、老街就很有味道,其他大多数地方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论起如何营销城市,欧美厉害一点,比如拉斯维加斯的堕落之城、洛杉矶的天使之城、巴黎的浪漫之都、米兰的时尚之都等等,这也是经济问题。”
琳达·云琢磨完,点头道:“你家应该打造些特色小镇,等城镇化达到某个水平,居民手里有钱以后,说不定卖得会很火。”
“是应该提前拿些土地,例如三亚的海景房、一二线城市的风景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