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进入国内电商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日常保健品的销量也开始年年提升,赵光明也确实赚了不少钱。
慢慢的,国内的资本以及那些大型的保健品公司都注意到了膳食补充剂市场的增长,纷纷开始插手这一行。
国外的产品销量是国内保健品的无倍以上,这是一个很吓人的时间,而且,国外膳食补充剂的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三倍到十倍。
如此高的价格差距还卖不过国外产品,让国内这帮人心里非常的不爽,一个个都认为是消费者崇洋媚外不支持国货。
这帮人也不想想,国内保健品说明书的含量是一百克含多少有效成分,刨除瓶子跟包装的重量,一瓶含量都不到一百克。
国外说明书标注的一粒内含量多少有效成分,两者一对比,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不过,这帮人有办法解决这件事。
一个个开始融资,然后到国外去收购这些膳食补充剂工厂,收购之后直接在香江市的小作坊生产,然后摇身一变成为进口产品销售。
收购的品牌多了,就开始打压赵光明这一类的小代理商了,甚至有不少热卖的品牌都被这帮人收购,收回代理权直接卖。
赵光明也不例外,自己带来的产品也被国内某保健品巨头收购了,代理权也没有了。
这还不算,这家公司吃相也难看了一点,还给赵光明挖了一个坑,最后一批货发的有问题,让赵光明狠狠的赔了一大笔钱。
一朝回到解放前,用这个词来形容赵光明是一点都不为过。
年初的时候,高进招聘膳食补充剂事业部责任人,赵光明的一个好哥们在光辉国际工作,第一批推荐人员没有被高进看上。
一琢磨,好哥们赵光明对膳食补充剂市场可是门清,而且,心里还挤压着对那些大厂的恨。
就推荐赵光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