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从赵宁和于雀二人的商量口吻之中可以得知一件事,那就是似乎黄巾军的高层们是把这一个先手和大季王朝的措手不及当成了常态。
也就是说,骄傲轻敌了。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黄巾军麾下那些组成黄巾贼的流民们已经引发了天怒人怨。
这群流民入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并不是所有的黄巾军都如同赵宁手下这一支黄巾军一样的待遇和军纪。
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了,如今刀在手,自然就要为自己谋一个未来了。
如此一来,原本黄巾还可以用起义作为大旗,可这么一手过后,名声基本上都败坏了。
一开始这些出自于黄巾天师赵全门下的渠帅们也想过约束黄巾贼流民,但问题是人家跟着你是为了吃饱饭,结果你现在对着干,不得引发营啸不可。
再后来,自然是势力一大约束不住了。
黄巾贼流民有的拿,那黄巾军的正规军就眼红了,凭什么他们能拿,自己不能拿。
发展到现在,完全已经没有了原本的初心,更像是一群乱七八糟的祸害。
连高层都被裹挟了走,算是被反噬了。
而且大季朝廷如今更是直接下了讨贼榜文,让各地自募乡勇抵抗黄巾贼,而朝廷大军也是开拔剿匪,恐怕再过不久,黄巾贼就要落入下风了。
特别是按照他们二人的交谈语气,是完全不把大季的朝廷大军放在眼里。
不仅是下层士卒心态变了,连黄巾军的高层心态都有些膨胀了起来。
因此,陈希夷也只能一首凉凉送给黄巾军,这大业未成就有这种情况,陈希夷也只能归结于思想问题了。
就这情况,不是思想还能是身体?
从一开始这黄巾军面对下层政策就有问题,走底层路线是通天大道,但也得有对应的政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