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后。
林世望将七味白术散调配好,而方大用也调配好了吐酒石注射剂。
由于患者是小孩,必须采用小孩的剂量,即总量12毫克吐酒石,兑生理盐水到1千克,分成三天六次注射。
考虑到一次性又针筒注射,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加强,方大用采用了静脉吊瓶。
针头是有银合金制造的,现在不锈钢之类的材料很难冶炼,也很难进行加工。
而银合金是当前最适合制造针头的材料。
银针头扎入小孩静脉之前,方大用已经将两个小孩用皮带束缚在病床上,免得小孩乱动。
用木棉花浸泡消毒酒精,给小孩的扎针位置涂抹消毒。
然后他拿起针头,刺入小孩静脉之中。
针头之后连接着胶管,胶管另一头则是玻璃药剂瓶,瓶子里面的进气管,让吐酒石溶液可以获得气压平衡。
至于胶管,这东西并不是通过煤化工获得的,而是天然橡胶制取的产品。
隋唐时期的东亚有橡胶?
还真有。
后世经常接触到的天然橡胶,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南美洲的三叶橡胶树。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东亚也有自己的天然橡胶,那就是杜仲胶和蒲公英胶。
杜仲树是东亚地区的特产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山地,核心产区在武陵山脉,天目山、会稽山也有少量的野生资源。
不过方大用在用的胶管,并不是杜仲胶制造的,而是蒲公英胶。
因为蒲公英遍布整个东亚、东北亚和中亚,虽然大流求的蒲公英,并不是高胶质品种,但是可以通过大规模种植,获得一定的生胶。
基隆附近就有一个村子专门种植蒲公英,而且还在进行品种培养和筛选,目前可以做到亩产生胶12公斤左右。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