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请特别注意, 除了葡萄酒之外,其他酒在酿造过程中无法大量生产酒石。
在地球的自然界中,含有大量酒石酸的植物,只有葡萄、酸角。
如果穿越在东亚的古代,酸角就不用想,因为这是非洲和天竺的原生植物,而且酸角只适合在干湿分明的热带干河谷生长。
相反葡萄反而是最容易获得的,不用等丝绸之路开通,因为东亚也是葡萄原产地之一。
长江中下游的山地中,有刺葡萄、毛葡萄、华东葡萄等几十个野生品种,这些葡萄不仅仅酒石酸含量极高,而且非常适合在亚热带和温带种植。
去年成功攻略大流求之后,龙莎就要求白玉楼、郑森在大流求寻找野生葡萄树。
九月份第一批葡萄酒酿造完成,龙莎就迫不及待过滤出十几公斤酒石,开始了吐酒石的合成研究。
该合成工艺之中的第二个原材料,即碳酸钾,这东西有烧碱和硝酸钾即可以合成,是简单的化工产品。
现在舟山群岛、大流求的化工厂,已经可以大批量生产三酸二碱了,合成碳酸钾,不过是小意思。
连之前一直受原材料限制的硝酸,也完成了月产600硝酸的产业化。
不过龙莎并不是走“合成氨”的氨氧法路线,也不是走效率低下的电弧法路线,而是走燃烧法路线。
自古以来,人类的人工固氮技术路线,分别有硝石法(古典土法)、电弧法(能耗感人)、燃烧法(生不逢时)、氨氧法(臣妾做不到)。
硝石法就是舟山化工厂之前一直在用的技术。
至于电弧法,能量转换效率2.5~6%的天坑,除非龙莎同志利用磁场转动,当人形发电机,不然就不用想了。
而以合成氨为起点的氨氧法技术,需要高温高压、铂金催化剂、不锈钢反应罐,龙莎可不想化工厂直接上天。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