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仔细一想,其实又不奇怪。
毕竟大老远的来了,毕竟还带着上万的长安精锐,毕竟道路工程乃是而今大唐内政重中之重。
这样的情况下,特意把大家伙都叫过来,商议此事,也实属正常。
至于抛出问题的方式,看似平平无奇,其实也很有讲究。
因为这代表着最基本的尊重,是商量,有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而非质问,兴师问罪。
否则这事就不好办了。
人都是有脾气的,如五姓七望这等传承多年的名门望族更甚。
真要以为他们拥抱新官学就会忍气吞声,任凭人蹬鼻子上脸骑在头上拉屎,那就大错特错。
前来赴宴的本地官员也一样,若好好说话,那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否则的话,我也不是一定要给你面子的。
也因此,在场众人观感不错,反响也颇为热烈。
当场身为荥阳令的王朗便高声笑道:“自然是响应朝廷号召,建窑烧水泥,修筑新式水泥路。”
“没错,眼下时值深秋,正是农闲,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修筑道路,再好不过。”
“枟阳公放心,也请转告陛下放心,即便没有这次巡视,荥阳地界的道路,我郑氏亦责无旁贷!”
“给百姓的工钱亦必定不会克扣,这一点枟阳公务必放心!”
“……”
答案挺简单的。
修路的政令是早就下达的,而今形势不比往昔,对于长安,大家的态度基本上都已经从过去的抵制变成了靠拢。
这样的情况下,傻子都知道该干什么。
其中又以郑氏为最。
作为这次各家入长安最大的获益者,别家可能还有点保留,不会全力以赴,但郑家绝对不会。
甚至于就连修路需要的资金,他们都能自己支付,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