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和《百家姓》,都是宋代成文,当下并没有出现。
此外,对于书院教授经学的决定,永嘉和长乐也感到意外。
因为书院的方向早就定好了,是自然科学,书院貌似也没有合格的经学老师。
陈远笑着说道:“我说的教授经学,就是读一读,当识字,能把字面上的意思读明白,其它不要求,也不做深入的钻研。
至于三字经,百家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尤其三字经,用来启蒙再好不过。”
“那老师呢,真打算临时培养啊?”永嘉便问。
陈远笑道:“临时培养啊,放心,没那么难,又不是上来就教很难的知识,别忘了,书院的学生,基本上还在识字阶段呢!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老师们努力一点,把知识掌握得超前一点点,就可以了。”
办学没老师的确不行。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老师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硬件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
可办一所如同幼儿园一样,完全从零开始的学校,又不用面临所谓的升学压力,那老师还真不是问题。
一句话,达者为先。
哪怕就是现学现卖,那也是可以当老师的。
实在不行,还能共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永嘉一想也对。
虽然那些物理化学生物什么的,她一窍不通,可目前来说,她也是够资格当老师的。
她不但能当经学老师,她连数学老师都能当,因为她懂的绝对比那帮早些时候连字都不认得的学生多。
这样的情况下,长乐,李承乾,李泰,也都可以。
于是,很快书院的学生们都放羊了,蹴鞠场上一片欢腾,而所有的老师,包李承乾,李泰,以及郑愔姜篱这类过去家境优越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都被集中起来。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