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家世的都不屑于学习,可现如今,俨然已经与经学并驾齐驱,启蒙就要开始学。
国子监的算学科,最初是计划扩招到三百人的,而今是五百。
官阶也大幅度提升。
原计划是把算学博士从从九品下提到正七品上,而今,直接提到了正五品上。
虽不及国子博士,却也与四门博士持平了。
这品阶本身固然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品阶再高,本质上也只是个教书先生,没什么实权。
却是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算学有前途,如果经学天赋不够,学算学,一样出人头地。
而这件事要说最得利的,还是李二。
因为不论是给予寒门子弟更多上升机会,还是让山东江南重归朝堂,又或者打破以山东江南为首的儒家势力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都符合他的利益。
也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
就是苦了学生……
算学,多难啊!
别看字都认得,真合在一处,就看不懂了。
什么物不知数,什么鸡兔同笼,那可比经学难懂多了,连当世大儒都抓狂!
而据说,这尼玛还是入门级的。
物不知数,鸡兔同笼,这是《孙子算经》中的问题。
此外,受命重新编撰拟定教材的一帮人也头痛。
因为这帮人大多是文官,简单算个账还行,编教材,臣不会呀!
臣都没正儿八经学过算学!
可那又能怎样呢?
皇帝陛下说了,算学学好,将来就都有手表,将来就都有电灯,他跟皇后娘娘都要学。
朝中大佬们也纷纷表示要学,文武百官更是不学不行。
难不成他们能说,陛下,臣等无能,还是陛下您亲自来吧?
显然不行。
不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