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觉得这个虚构片断非常真实。
所以……高凡清点了一下自己制作恶魔染料的原材料数量, 只剩下4颗灵魂藤壶和1.5颗永恒虎牙了, 足够再画上一个大场景的……但是, 画什么呢?
于是接下来几天劳伦斯就看到发下宏愿要‘干点正经事’的高凡,每天躺在三楼平台上的摇椅上虚度人生,这让劳伦斯有点难过, 因为他觉得高凡又在忽悠他。
不过在从巴黎回到波士顿的半个月后的一个傍晚,高凡瞧着查尔斯河上的点点波光, 忽得从摇椅上跳了起来。
“我想到了!”高凡冲着查尔斯河大喊。
“wooooooooooo~”画家面前查尔斯河畔溜弯的波士顿市民则向着高凡发出欢呼声, 时隔几年, 又见到波士顿的著名景致‘画家的呐喊’了。
“我要画战争!”高凡对劳伦斯说。
“倒是个好题材,怎么画?还是‘蓝与白’的风格延续?”劳伦斯问。
“那些只是些试作品, 这次我打算用古典主义~”高凡因为有了新的创作方向而心潮澎湃,他指手划脚的形容着,“这一次不止蓝与白, 我还要有更多的颜色~”
“古典主义呀, 很不错。”劳伦斯点头, 不是敷衍, 而是他觉得古典主义才是最适合高凡的路,或者可以起个名字叫做‘超感官古典主义’。
文艺复兴之后的画家们很少去表达战争, 可能是因为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过程中,战争变得难以描述了。
比如毕加索曾经创作过一幅战争主题巨幅油画,名为《格尔尼卡》, 长近8米,高近4米, 用以抨击**在西班牙的屠杀,表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但是在劳伦斯看来, 毕加索这幅《格尔尼卡》的表现力,不如400年前意大利画家乌切洛创作的木板油画《圣罗马诺之战》, 也不如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