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淮中笑道:“李将军认为秦军破赵,还需要寡人亲自出手,来离间你和赵王的关系?”
李牧:“正要请秦王指教。”
赵淮中:“寡人听说将军祖父为李昙,亦曾入我大秦,官拜御使大夫。
后来才入赵,可有此事?”
李牧已经有些明白了赵淮中要说什么:“秦主说的没错,吾祖父确是李昙,曾入秦任御使大夫一职,而后归赵。”
在秦时,天地君亲师,一臣侍一君,由儒家所制定的为君王服务的等级理念,还没有后世那么激烈。
这个年代,时有名臣良将跳槽。
比如廉颇,老将军有大才,是整个华夏史上少有的名将。
他当初从赵跑了,就先跑到了魏,希望魏人能重用自己,后来在魏国被排挤,又跑到了楚。
在各国努力打工,到处找活干,看似少了些一生只侍一君一国的忠诚,老将军却不以为耻。
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思潮此起彼伏,并非礼仪尊卑一家独大。
李牧祖上也曾入秦为官,甚至做到了御使大夫的位置。
他祖上并非赵人。
包括现在的吕不韦,曾经入秦的商鞅,张仪,范雎这些显赫一时的大佬,都是从其他国家跑到秦为官的,有些还是敌对国来的。
所以赵淮中在伐赵过程中的安排,其中之一就是想避免李牧为赵国陪葬的命运。
如果有可能,说的是有可能啊,他希望李牧也能入秦。
且不说李牧的军事才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和廉颇,王翦,白起齐名,他个人还是兵道圣人。
更重要的是,赵淮中的着眼点,和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除了始皇该有的功业,他更希望的是能看见这个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单是打下始皇在历史中该有的江山,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