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至少还能续上一波命。
当然光有银钱和粮食是不行的,现在必须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欲望。
不然战前说的好好的,一打就溃败,这谁顶得住啊。
孝庄特意把八旗的旗主们都叫来,给他们分派了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防区,并对自己的防区负责。
孝庄最看重的自然是京畿。
但要想确保京畿地区的安全,就要保证有足够的缓冲,要保证至少河南、山东的安全。
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把防线往外顶,而不能一味的死守京畿。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孝庄可不希望重蹈覆辙。
大战在即,朝野上下一时间紧张了起来。
孝庄认为这是个好事情。现在紧总比打起来再紧要好。
她特地降下旨意,再次在北边征兵,凡是十五岁以上男丁都必须应征入伍。
哪怕是家中的独苗,没有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如此旨意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孝庄没有太好的办法。
毕竟北地的绿营兵在多次大战中损耗严重,如今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仅仅依靠八旗军是顶不住的,毕竟八旗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十万人。
如今明军的战兵数量都超过三十万,甚至有可能五十万。
即便有夸张的成分也是蛮吓人的。
孝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大清的江山,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
...
山东的情况也不乐观。
虽然苏克萨哈利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不少起义军。
可各地的反清人士仍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刚刚把这个按下去,那边的又冒了头。
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