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友谅的决战,陈友谅的船只高大威武,拿着铁链锁在一起看起来就十分骇人。
而朱元璋的船都是小船,数量也不如陈友谅的多。
但就是靠着东拼西凑的水师,朱元璋以少胜多打赢了陈友谅,一举奠定大明国运。
当时朱元璋靠的是火攻,属于智取。
可朱元璋立国之后也没忘记发展水师,龙江船厂就是为此设立的。
后来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就是龙江船厂产出的。
这宝船比那些福船广船大的多,一艘船能坐大几百人,见证了大明航海的巅峰。
可惜之后朝廷封关禁海,龙江船厂也几经废弃。
这种情况下大明官方造船业陷入低谷。
要不是明末时靠着私人海盗爆发了一波,连郑成功这支水师都拿不出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到南明,说对大航海没有想法怎么可能。
但要想造出可以远洋航行的水师战船,朱由榔需要努力的不是一星半点。
工业革命若能提前到来,如果能够造出蒸汽机对于远洋航行来说无疑大有助力。
但是现在这些不是朱由榔要考虑的问题。
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造出可以媲美郑家水师的船来。
“陛下,小心脚下。”
前不久南京城降下一场大雨,龙江船厂的地面因此变得坑洼不平。
朱由榔这个时间点来,可急坏了船厂的官员。
万一皇帝陛下不小心摔了一跤那可如何是好。
好在朱由榔腿脚还算稳健,并没有出现船厂官员担心的事情。
说来满清轻视水师,龙江船厂废弃已久。还是施琅一再坚持这才重新把龙江船厂进行翻修利用了起来。
从这个角度看施琅倒算是做了一件人事。
这些造船工匠们都是家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