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够的,朱由榔还得另想办法。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抢,抢谁?自然是抢清军的。
毕竟云贵的豪商巨贾不多,便是朱由榔想抢也找不到肥猪啊。
抢普通百姓就更不靠谱了,看看崇祯年间不断加税的下场吧,税都加到了穷人头上,结果就是揭竿而起天下动荡。
思来想去只能抢清军的了,没有钱没有粮,盯着清军抢就好!
对于这支军队的架构朱由榔也想的很清楚。
这支军队直属于他,相当于当初的京师三大营。
锦衣卫虽然也直接对皇帝负责,但属于是花架子,上阵杀敌是不可能的。
朱由榔必须培养一支信得过的心腹军队。
这个代价便是再大也必须付出。
至于枪炮弹药短缺的问题则有些棘手了。
朱由榔带来的枪炮中,火炮类的消耗极大,几乎一多半的弹药已经使用完毕。
枪支类的情况好一些,但也禁不住一直用啊。
坐吃山空这种事情朱由榔是不会做的,必须及早思考对策。
朱由榔的想法是趁着还有弹药命匠人仿制。
这个难度固然是有,但比直接仿制枪炮难度还是要小的多的。
大明实行匠户制,手艺都是子子孙孙传下来的。
专业性是不用怀疑的,唯一的问题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但即便将来弹药供应充足,枪炮数量有限也是个极大的制约因素。
如今朱由榔只有几百杆德莱塞步枪,几十门炮。
这些数量勉强够配备新军,要想全军配备,一是需要大量银子,二是要解决工艺难题。
银子的话恐怕靠抢清军是不够的,得等将来打下湖广、江南有了大量赋税来源才可能。
至于工艺...
朱由榔知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