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才思,就折服了许多人。
“戚氏……果然是个新词牌,从没见过的!”
高台上的花魁更是惊讶发现,随着苏文落笔,她案前的古琴竟自行振动,缓缓弹出了几个长调音符。
“韵律共鸣?”
虽然已被《声声慢》洗礼过,可此时看到这一幕,她依旧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苏文写出的这首词,竟然引发了乐道与词道的交映相辉,大道合鸣!
“……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然而韵调虽慢,可苏文行文却是极快,洋洋洒洒,一时间,却完成了上阕七十多字。
“是长调慢词,意境萧索,与徐玄豹大师的风格很近,虽稍逊几分,可依旧吾辈不及也……”
有评词大家开始评论:“且看他下阕如何。”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苏文沾了沾墨,再度挥毫,思绪没有半点迟滞。
“不对,这次有上中下三阙……”
当苏文行文到“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的时候,便有人敏锐地察觉了这首词的奥妙所在。
上阕营造了黄昏天黑的萧索,中阙描述长夜漫漫,景象、人心的波澜。
下阕在上中两阙的烘托铺垫之下,才是词人要表达的内容。
只是……这样一来,这一首词的篇幅,恐怕不短。
“果然如此!”
有评词家看到苏文很快完成中阙,影壁上便出现了下阕篇章:
“地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两百一十二字,苏文一气呵成。
“轰隆……”
一股磅礴文气,从天而降,化成狂风暴雨,在湖中掀起阵阵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