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也转投墨家、法家,乃至纵横家之流,可都没能感悟圣贤大道,一事无成,还败光了家业……最终只能靠写话本为生……”
说到这里,老人语气唏嘘:“写一些市井小民喜闻乐见的小东西,可终究笔法拙劣,难成气候,有时候饭都吃不上……”
苏文微微点头,心情沉重。
“可是……谁说只有圣贤的典籍才能教化万民呢?老朽也想写点东西,让那些无法觉醒文气的平头小百姓能够有所感悟,知善恶,懂廉耻,能孝悌……所以便写了这部《银屏菊》……小先生既是儒家君子,能够劳驾花点时间,翻翻老夫的劣作,斧正一二?”
老人眼里满满都是期待。
“老先生谦虚了……学生远远便看到此地有文气盘绕,必有大贤居,老先生的作品,必然是流芳百世的佳作,小子能有幸一睹为快,三生之幸也……”
苏文压下心底的波澜,为了能活命,各种马屁不要钱地撒了出去。
“小先生过奖了……老朽惶恐,惶恐呀……”
老人嘴里说着过奖,可嘴角咧得都合不拢了。
苏文便知自的马屁功夫还是有点效果,起码老人的心情很不错。
茅屋简陋,苏文进去之后,发现里面除了一张木板床,一张矮榻,一个简陋的书架,别无长物。
书架上有几本印制粗糙的书册,还堆着一卷卷竹简,看竹简的竹片参差不齐的样子,应是老人亲自制作的。
矮榻上则放着厚厚几大叠毛边黄纸,上正反两面都写成了蝇头小字。一方粗糙的石砚,青竹笔筒上几根秃毛的毛笔,便是老人写作的全部家当。
“真是清贫……”
苏文嗓音干涩。
这哪里是清贫,这是赤贫中的典范了啊……现实中老先生就这样艰苦地活着,然后书写了这么一个磅礴文本世界?
“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