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变化。
其实这些年许多人的人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比如那位堂堂左相廖仲云,他居然被皇上罢免了官职。
而曾经庙堂上的那一批励精图治的老臣,都败在了奸相严宽的手里,下野的下野,入狱的入狱,明哲保身的闭上了嘴,脚跟不稳的更是更换了门庭。
渐渐的,大辰的官场从上到下乌烟瘴气,自己终究绝了再入仕途之心。
对于那位凉浥县县子许小闲一跃成为大辰摄政王这事,公孙长冶原本的看法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认为许小闲兵临长安夺取皇宫这是行了大逆不道之事,他是在窃国!
可另一方面,他又听说许小闲将严宽一党在极短的时间里一网打尽,还了庙堂之上的那一片清明,这又是做的极为正确的事情。
此刻又听张员外说许小闲启用了廖仲云等一干老臣……若是许小闲窃国,像廖仲云这等对大辰极为忠贞的老臣会对许小闲俯首称臣么?
那么长安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之事?
或者其中是不是另有什么隐情?
但无论如何,这位摄政王敢启用这些老臣,还敢将大辰交到这些老臣的手里,他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景国去迎接五皇子归国,这是值得他公孙长冶去佩服的,这至少说明了这位摄政王的心术极正。
再加之听说他当了摄政王之后,便将大辰的六大世家中的五家给灭了,还将曾经的五大侯府也给一家伙全撤了,这便说明了他的眼光极为正确,直接看清了大辰之陋弊,并且行动很果敢。
如此一想,公孙长冶也对许小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既然如此,那我今儿个傍晚也去那茶话会上凑个热闹。”
他的话音刚落,便听见那院子的木门嘎吱一声响,回头望去,那木门开了,进来了两个陌生的人……还有一个他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