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爵爷包起来,听闻这东西得静心细品,下官以为许爵爷品了这龙井之香,定能文思泉涌,再做出惊世文章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小闲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正儿八经的拍马屁,这马屁拍得舒服,许小闲愈发觉得这罗三变有点意思了。
只是他这三变之字,恐怕违背了他爹对他的期望。
何为三变?
君子有三变:远望庄重,近观温和,言辞凛然。
这小子显然一个都不具备,但他却具备圆润二字。
君子三变在官场中是不太吃得开的,但若懂得圆润,他这官途估摸着比苏平安会走得更加顺利一些。
“罗县令,你的大名本爵爷可早有耳闻!”
许小闲端起茶盏来嗅了嗅,这龙井的味道确实比自己府上的那些茶来的更香了一些。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罗县令十岁时候所作的《劝学》一书,就道破了读书人读书的意义所在,实在令本爵爷佩服!”
罗三变心里顿时一喜,他拱手笑道:“爵爷谬赞,下官汗颜啊!”
“要说这《劝学》,那是下官儿时于学馆外的那颗池塘边的榕树下思考了三天三夜方所得!犹记得是在那个夜里,下官手捧书卷仰望星空,忽有所思,于是得以开窍,取了那池塘之水用以磨墨,提笔而书,于是有了《劝学》。”
他摇了摇头,“《劝学》一出,就连下官的师长都惊为天人,就此有了那么一个江南第一才子的名头。然,此乃虚名也,我辈当不回顾昔日之光芒,当正视前路之荆棘!”
“我罗三变来到了凉浥县,当以许爵爷为楷模,唯许爵爷之马首是瞻!”
“当向许爵爷请教治理一县之策……许爵爷你实在是太过劳累了,此等辛劳下官是知道许爵爷为的是百花镇您的子民们,但下官还是得劝许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