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认清事实,得采用策略。当官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说说看。”
苏平安一愣,脱口而出:“为人民,为百姓服务!”
许小闲笑了起来,“我再问你,若是你当了县令,上面要将你这地方的赋税提高三成,百姓们缴纳了赋税之后压根就活不下去,你该怎么办?”
这个例子就发生在凉浥县,苏平安是知道的,他正要张口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小闲只有一个,百花村也只有一个!
季县令能够渡过这危机,全靠了许小闲在百花村招纳了数千的人,付出了极多的银子才得以化解。
若是自己面临的是一个没有许小闲的县,难不成自己还能去建设那些作坊?
本钱倒是小事,可自己压根就弄不出来呀,这能怎么办?
“我、你是我大哥,我若是成了一方县令,我就请大哥到我治下来建作坊!”
许小闲乐了,这倒是是个好主意,“我若不来呢?”
“……那我就请别的商人前来!”
这也是个好主意,不就是招商引资么,但招商引资有那么简单么?
姑且不论那些大商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布局,作坊都已经固定了下来,在这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他们根本就不会再去贸然投资。其实更重要的是那些大商人已经和当地的官府有了利益往来,再说明白一点,他们已经花了足够多的成本填饱了那些官员的胃!
换个地方……苏平安啊,我在凉浥县敢大张旗鼓的搞,这也是因为有个县令老丈人的关系!
这话不能说出口啊,会严重打击苏平安的积极性,所以还得给这头铁的少年讲道理:
“比如你主政凉浥县,你觉得你苏家的织造能开设在这里么?”
苏平安顿时语塞,因为这没可能。
这里没有配套的那些产业,甚至连桑树都没有,连养蚕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