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物为电所驱即为神,器之有电,如物之有灵,人之有神。百神即是百兵、百器。”
到这里,他又得给安路伴解释何为神。
精气神的‘神’,才是这个称呼最早的内涵。
上古之人把给死物注入电就能动的这个现象,联想出一个新的名称,以电之象形,再结合‘自我行动’这种意会,冠名以‘神’。
后发散指代神魄意志般的含义,黄帝将其引入医学领域。
可绝地天通之后,一代代后人因为见不到上古所谓的‘百神’,继而不明其意,盲目给这个字加上了神明含义。
这种误导迭代累加下,神仙含义大行其道,最后其最古最真之意,反而沦落为小众释义。
实际上后人理解的超然物外,威能无匹,掌控万象的存在,古人也不是没给他们造字,造了,那就是‘仙’字。
但从造字内涵来看,仙依旧是人,所以自古以来,华夏的核心文化里,压根就没有现代人所理解的,神威造化、阴阳莫测般的神明的容身之地……如果有,那也得是人。
求神而非祭祖这种非主流的文化之所以后来兴盛起来……乃是从楚文化融入进来的……他们之所以会诞生宗教形式的神明文化,也是因为被中原主流排斥,从当地土著那里学来的……
纯粹的华夏核心文化中,重要的东西只有三个……天地人。这已经很谦虚了,天地人三元既对立又统一,实在是容不下任何一个神明。
哪怕真冒出个神明,神威如狱,那也超不出这个三才关系。若有人格,那就归到人里面去,若没有人格,就归到天里面去。
这是易经中最基本的哲学逻辑,易经里的诸多内涵,就是华夏文化的源代码。
“所以光凭‘始作易’这一个功劳,伏羲氏就可以跻身圣王行列,哪怕他只做了这一件事,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全能。”黄极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