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活埋大清朝 > 第970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未来的开始(求订阅,求月票)

第970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未来的开始(求订阅,求月票)(2 / 6)

马车铁路,则是京淮线,就是北京永定门到淮安北码头之间的铁路。之所以要修这么一条铁路,是因为大公初年修建了黄河入海人工河道后,淮河以北的漕运就中断了——因为黄河在宋金时代改道入淮,造成淮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提升,渐渐变成了悬河,再加上淮河的水量很大,一旦溃坝泛滥,就会对两岸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黄淮分流入海,就成了挽救淮南、淮北的最佳选择。

但是黄淮一旦分流,黄河中上游下来的泥沙就没办法走宽阔而且水量很大的淮河入海,只能走比较狭窄,水量也少的新河道入海。这不仅会造成新河道的河床上升速度过快,还会将大量的泥沙冲入与之交汇的运河,使得运河河道也被很快淤积起来。

由于大明再开以后的朝廷常驻南京,北京只是一个陪都,所以不需要大运河这条绝对可靠的生命线。因此朱和墭在大公初年的时候就选择了保淮河、断运河的办法,暂时放弃了淮河以北的运河,南北运输改走海路——这个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21世纪,凭借基建狂魔的工程能力也是没辙的。不过后世因为黄河改从山东入海,所以运河一直可以延伸到山东境内。而在大公初年,大明只是挖了一条和淮河平行,长约二百里的河道,距离淮河也很近,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把运河延伸到淮北了。

而这种弃运河保淮河的政策,对淮河两岸地区当然是有利的。淮河两岸的土地免了连年水患之祸,也保住了淮河的入海航道——古淮河是拥有非常良好的入海航道的,哪怕到了明末,淮安都还是一个海港,明末的沈廷扬就在崇祯年间搞过淮安入海至天津、山海关、登州一带的海上漕运。但是对淮北、山东、北直隶的运河沿岸地区来说,失去运河的损失可就大了。别说发展工商业,连农产品的外运都成问题。也幸亏大公年间的大明还是民以稀为贵的时代,人少地多饿不着,而且北方历经战乱,人口密度更低,工商业更加不发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