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林间清风,山间清泉,颇为悦耳,举手投资之间,也是引动天地妙音,让人不由心生欢喜。
“籁泉子?可是取自林籁泉韵?”
“前辈慧眼,贫道天生契合乐道,早年亦是以乐器闻名天下,故先师赐名籁泉……”
“等一下!”
第二次听闻前辈之名,玉宸莫名觉得有些寒意纠缠自身,他打断籁泉子的话语,上下打量了两下,道:“前辈之名就不要在称呼,你可以称呼我为禹余,然后就为何会出现此等灭世景象,同我诉说一二?”
籁泉子虽不清楚玉宸为何定下称呼,但也没有过多在意,而是开始讲述其中缘由。
籁泉子的描述,同那神祇所言,相差不是很大,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出现了反转。
天光树界,最初就是依托于一株奇妙的古树灵根而成。
这个灵根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根系并非是其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反倒是类似于部分生灵,顶端是摄取元气和能量的部位,而下方则是沉淀和排出污秽的地方。
因此,这树界自上而下的四个区域,树顶元气最是充沛,树根元气最是贫瘠。
而古树内也是有类似于花果一类的结晶,也就是神祇口中的八十一种玄机,七十二重妙气。
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位修士,荣升树顶,截取大量元气,使得古树主干和根系元气越发贫乏。
那散去二十七种玄妙和消失的五十四重妙气,有大半是因此消亡,剩下小半才是历代修士在修行过程当中的消磨。
“我并不如否认,自从元气衰退之后,是有一些修士,选择竭泽而渔,通过夺取妙气和玄妙的根本,祭炼高位格的神器。但绝大多数时候,我等修士,对于诸多玄妙和妙气,都是选定稳定收割,或者精心保护。但元气不断衰退,我等过去以为完善的方法,也可能伤及玄妙和妙气。”
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