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口车争?
二鬼子买办们也趁机把车价抬上去。
这会儿市场上进口车之所以贵,还真不是国家收税或者外国人卖得高,都被这些有门路的所谓进口商给把持了。
于是这生产线就成了鸡肋,不用吧,国有资产流失,用吧,就是给小鬼子进贡。别提多憋屈了,都想找个能人给盘活。
如果四年前,荆小强没准儿还听不懂为什么,这都现成的厂子还搞不好?
现在他懂,方便面厂连想做点革新都没法消化那条生产线的改造,憋了两年花了不少钱才勉强做出来个小火锅生产线,还是跟方便面一样的塑料袋封装,抽真空都做不到。
所以嗦尼笔记本厂现在就是纯粹的全系组装厂,一颗螺丝都不会选内地产配套,全都是焦盆本土拉过来进行所有的组装流程,要的就是便宜人力、厂区经营成本。
奈克鞋厂、焦盆服装厂也差不多,绝大部分原料跟配件都是进口货。
直到后来的小家电厂,焦爸从右岸引进生产线和车间管理技术人员,内地只出原料跟工人,才算是进了一步。
这叫工业升级、产业革命,很难的。
外国品牌、产业只看他们怎么利益最大化,还防着被学了手艺,所以包括这条生产线都是套路。
用了这生产线,多半都只能源源不断的用他们配件,基础工业能力差一星半点,配套就契合不上。
这样才能狠狠的把后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工业能力控制住。起码二十年后,我们才会这么对周边小国家类似操作。
这会儿我们还是学生,小学二三年级,实在是做不了函数啊,微积分这些更是想都别想。
沪海桑塔纳生产线算是底子最好的,可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知道所有部件标准化,而不是每辆车都要敲敲打打才能装配出来的现代化流水线是什么样。
交学费的日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