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海有几千栋老洋房,但绝大部分都在建国后的各次运动中收归国有。
不是成为各种单位用房,就是很多户人住进一栋成为集体用房。
哪怕二三十年后各种解封,也只有不到百分之十能在世面上流通。
而且不少集体居住的老洋楼是楼上楼下每间有不同的产权,要买一套房跟集齐一套盲盒那么困难。
放到九十年代初,这个连商品房的观念都很难在老百姓当中推广的时代。
这种猛买老洋房的做法,的确有点醒目。
这是在重新强调私有制吗?
而且还是外国人来买我们的房子,政策允许吗?
这背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吗?
记者们会下意识的这么诘问。
为什么九十年代成功的那些企业家很多都有做过记者的经历,就是他们见多识广还在工作过程中接下了不少人脉。
他们也是最容易定体问、对现状提出质疑的群体。
舆论监督本来就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好在成叔联络的这些老洋房,全都是跟徐园、费家这种类似,是之前没收地产,后来平凡政策归还的房产,然后改开后又纷纷出国急着脱手。
这时候就显着当初荆小强那套比较麻烦周折的购买方式好处了。
港资公司购买地产,但大股东是荆小强这个“沪海人”,在购买过程中还输入了不少外汇。
在一切都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的年代,荆小强很认同成老太教导的话:“有些事,不上称四两重都没有,可一旦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所以只要是不以zz为业的人,最好远离zz。
因为讲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朋友的zz,随时都在因势利导。
普通人跟不上节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炮灰。
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