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还是没变。
李昂看着孩子王般的柴柴,微微一笑,恍惚间回想起了以前在洢州的时光。
药铺的童年其实有些乏味。
李昂的父母将他作为未来的医师培养,从小不止要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还要熟背各类繁琐晦涩的药典、医书。
背不好得罚站,背得好了能吃水果零食。
李昂的记性不错,背书能背得很好,但他不怎么喜欢吃零食,所以会把父母给的小零食藏进衣兜里。到了晚上再偷偷拿出来,跟柴柴分享。
柴柴每天吃双份零食(包括巨甜无比的蜂蜜枣糕),很快就胖了起来,以至于被其他小伙伴戏称为胖妞。
她哭哭啼啼地找到李昂,说他把她肚子搞大了(字面意义),以后一定要李昂负责,
意外听到这话的李昂父母,大吃一惊,好悬没用竹条把他抽死。
想到那些回忆,李昂莞尔一笑,又莫名有些惆怅惘然。
“老师,茶。”
欧阳式悄悄走近过来,递上了一杯温热茶水。
“谢谢。”
骨子里还是现代人的李昂不自觉地说了声感谢,按照世俗习惯,老师很少对学生说这个词,不过李昂也没比欧阳式大几岁,更不在乎这些繁文礼节。
“学宫的书看得怎么样了?”
李昂随口问道。
欧阳式答道:“看得差不多了,感觉理学、算学容易一些,兵学和虞律不太擅长。”
“道途呢?隋奕师姐帮你看过了么?适合修哪种?”
“看过了,隋教习说,我最适合符学,和念学。”
欧阳式顿了一下,表情有些阴霾。
她参加了今年的学宫考试,顺利通过,拿到了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让她高兴又不高兴。一方面考进学宫意味着人生一片坦途,另一方面,考进学宫,也意味着要经常见到当初抛弃了她们母女的奚阳羽。
后者还是学宫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