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少出力,甚至是居功至伟。
要不是皇后从中斡旋,使自己得到了赵汝愚、韩诚的拥立,恐怕这个时候,他依然还是一个上了岁数的太子,并不是如今坐在福宁殿上的大宋皇帝。
“淮南东路的奏章?”李凤娘蹙眉,而后缓缓打开,仔仔细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拿在手里叹口气道:“圣上可给黄贵妃看过这道奏章?”
“不曾。”赵惇如同一个臣子似的回答道。
李凤娘听着赵惇的话,点点头,而后松了一口气道:“圣上既然让妾身看这道奏章,那么是不是说明,圣上也觉得此事儿太过了?”
赵惇最怕的便是李凤娘没有说出她自己的看法,而是先问他是什么看法,所以此刻如同往日里一样,吱唔了半天后,避重就轻道:“皇后以为如何?朕最近朝堂诸事儿缠身,一时半会儿无法把心思放在这一件事情上。”
李凤娘像是早就知道赵惇会如此回答,同样,她也知道,赵惇又在她跟前,耍着那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认为自己还不知晓,这奏章中弹劾的刘德秀是谁的人。
“圣上可曾跟其他臣子商议过?”李凤娘并没有回答赵惇的话,再次发问道。
面对李凤娘那在他看来,有些咄咄逼人的目光,赵惇开始躲避着那眼神,支支吾吾的道:“还没……没跟任何臣子商议过,不过朕倒是想听听右相的意见,毕竟他也是宗室之人,朕也会放心一些。”
“那么此事儿就千万莫要让黄贵妃知晓才是。”李凤娘笑了下道:“黄贵妃跟左相乃是亲戚,而这刘德秀……据说可是当初左相差遣的人,若是圣上想要整顿吏治,最后还是交给右相为好。”
“交给叶青来判不好吗?朕也同样对他信任有加,而且他还是淮南东路安抚使,如此岂不是更为名正言顺一些?”一时之间竟然开窍的赵惇问道。
“叶青只是淮南东路安抚使,何况还要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