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理则是重任在身,三位大人在大宋都是年纪尚轻,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据我所知,史大人您是魏国公史浩之孙,韩大人您乃是当今吏部尚书之子,即便是叶大人您,当年也是因为太上皇的赏识,所以才平步青云,由一个小小的禁军摇身一变,成了如今位高权重的皇城司统领。但三位大人怕是对于我大理国的事情,可是一点儿也不知晓吧?”段智廉语气看似软化了不少,但其中考校的意味儿也是极为明显。
“如此说来,不知道段太孙为何不禀奏我大宋朝廷,让朝廷为大理段氏物色更好的使臣呢?”韩侂胄终于开腔道。
“三位乃是圣上钦点,你们何时听说过金口玉言是说改就改的?”段智廉有些鄙夷的道。
“说我们不了解贵国,还真是有些看不起人啊。”史弥远拿起一颗葡萄放入自己的嘴中,表情颇为享受的吃下后道:“大理商人与我大宋交易,最多者乃是大理马,此马虽身形高大,但耐力极差,即便是在缺乏战马的大宋,大理马都难以卖上一个好价钱,至于麝香、牛黄、细毡等等除外,能够拿得出手的,能够让我大宋看上眼的,几乎寥寥无几。即便是大理岁入不过我大宋十之一二,不知道我说的可对?对大理可算是有些了解?”
“大理常年不在与我大宋相邻之路设驻军,而是大部分设置于广南西路以南,以及大理以南,而在都城大理,也只不过是加强了龙首、龙尾两关防御,其实际意义更像是在严防高家,而非是外族入侵,可对?”韩侂胄在史弥远说完后,端着酒杯淡淡说道。
“不错,但并非是防范高相,只是身为大理都城,当该是……。”段智廉想不到,自己看不起的人,竟然对大理还是有些了解。
但一时之间,因为刚才兴师问罪的进来,脸面一下子还有些拉不下来,所以还在强自硬撑反驳着。
“非是防范高相?但据我所知,龙尾、龙首两关居东置西,龙首以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