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这非他人所书,确系叶青所书?”
“是从叶青离开考场之后的书箱里面掉出来的。”信王妃淡淡的回答道。
赵璩收回怀疑的目光,而后再次看着赵昚道:“圣上的意思是……?”
“朱熹可曾离开临安?”赵昚问道。
“不曾,如今正在府里。”赵璩立刻说道,而后便差人去叫朱熹过来。
君臣大义,对于叶青来说,如同他如今在大宋朝的立身法则一般,赵构都快要老死了,等到赵构死的时候,自己肯定会是一个附属的陪葬品。
所以他需要让赵昚,甚至是赵构看到,自己对于南宋统治在理念上的重要性,如同一张简历一样,他需要让赵昚、赵构认可自己,并非只是一把好用的屠刀。
而君臣大义这样的对统治者极为有利的要义,必然是能够成为自己的一道保命符,若是赵构将死之时,即便是无法带着自己陪葬,但赵昚也绝不会让自己还能像现在这样蹦跶,很有可能如今汤思退的下场,就是自己在赵构将死后的下场。
朱熹并不知道此四字乃是何人总结而得,但对于他来说,想要理解这四个字,完全是没有任何一点儿的困难。
凝重的拿着君臣大义四个字,思索片刻道:“君臣大义:三纲五常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乾凿度》: 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成于离;离,南方之卦也,阳得正于上,阴得正于下,尊卑之象定,礼之序也,故南方为礼……。所以经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天理也。天理即王道,王道即天理。”
(ps:三纲五常早有,但还真是朱熹头一个联提的,最后开始变得越来越像神学,成了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