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一般。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西湖之尽头是何物?叶大学士可明白老夫所言?”
说道最后,朱熹的语气充满了浓浓的讽刺意味儿,而吕祖谦则是已经毫不留情的放声大笑了起来,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叶青继续听着朱熹的话语,接下来无怪乎是他依然对元祐浑天仪象的种种质疑,其中主要的是简仪、赤道经纬和日晷三种仪器合并归一,被叶青改进后而不再不受仪器上圆环阴影的影响,则是朱熹的质疑其一。
高表与景符是一组测量日影的仪器,乃是元人郭守敬的创新,把过去的八尺改为四丈高表,表上架设横梁,石圭上放置景符透影和景符上的日影重合时,即当地日中时刻。
用这种仪器测得的是日心之影,较前测得的日边之影精密得多,这是郭守敬的一个很大的改进。
所以,八尺改四丈,自然是成为了朱熹另外一个质疑的地方。
所以接下来当朱熹质疑完后,辛弃疾则是满脸小星星,崇拜的望着朱熹。
而其他人则是如同叶青刚才听天书、茫然无知的表情一样,根本不知道朱熹刚才到底说了一些。
于是信王妃等人,不由的想起刚才叶青说的:字我是明白,但连到一起成句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后朱熹望着叶青,凝重的继续说道:“所以,若是按叶大学士之元祐浑天仪象,我等岂不是身处天旋地转之中也?淮南两路,又岂不是成了天地之中也?此、怕是让人难以信服吧?”
“朱先生的意思那就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不相信不属于自己认知范畴外的事物了?”叶青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者是与他讨论所谓天体自传理论。
“知先行后,所谓知为先、行为后。而叶大人却称实践出真知。若是不知又如何行呢?”朱熹此时也仿佛进入到了一种跟叶青讨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