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在上个冬季去世了,房玄龄驻守在突厥原本的领地。李靖自觉年事已高,只等此次战役之后便要辞官回乡。
开国老臣已有逐渐凋零的迹象,而他们的儿子有的不堪大用,有的略显青涩,朝廷上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年轻这一辈里,秦逸成了最亮的那颗星。
不管皇帝是否真的相信国运一说,他都不能失去这位贤臣。
此次攻打高句丽,李世民决定亲征,命太子李恪监国留守长安,秦逸长孙无忌等人随行。
高句丽远离中华腹地,是处于边疆的一个政权,从曹魏一直到了隋唐,都对其进行了无数次的攻打。
除了在曹魏时期险些被打得灭国,这个政权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总是能死灰复燃,然后慢慢扩张。
发展到了现在,通过不断蚕食辽东地区,人口数量庞大,又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李世民一直将其视为心头大患,在任其发展下去,以后恐怕就是高句丽要反过来攻打大唐了。
带兵打仗是李世民最擅长的事情,此次作战之前他部署了四项重要的准备。
一、打造了四百艘运送粮草的船只。
二、命契丹、奚、靺鞨组成唐协军发动试探性进攻。
三、设置馈运使节度河北道。
四、从河南道向沿海转运物资。
这样大的动作很快引起了高句丽的注意,高句丽的皇帝只是个傀儡,真正掌权的是自封为“大漠离支”的盖苏文。
盖苏文自觉大难临头,立即派遣使臣来长安进贡。
使臣入了长安先是拜访了一些大臣的府邸,未曾想都被拒之门外。
朝中大臣都深知陛下攻打高句丽的决心,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忤逆圣意。
有人便给使臣出了个主意,让其贿赂驸马,只要秦逸愿意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