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赶在内禅之前,即下哀痛之诏以告宇内,明面上是向天下臣民表达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
实际却是将皇太子登基后必然要废除的诸多部门提前合并,先安置好自己的嫡系人马,并试图以此行动挽回自己这些年来玩丢了的人心。
若是此番战败,大宋国灭,赵佶也能凭借此举尽量少被追究一些罪责;
若是正乾皇帝说话算话,只讨宋,不灭宋,等大同退军后,凭借跑路前的各种布置,其人也能顺利收回权力。
再不济,至少不会沦落到处处仰逆子之鼻息的地步。
当然,想达成以上目的,仅靠一个合罢诸所显然不够。
十二月二十三日,教主道君皇帝再次御笔下诏:
“神霄宫除依元手诏拨赐地土外,余并归还原来去处,道录院道官品等一切指挥,并依元丰法。”
大敌当前即将跑路的关键时刻,赵佶的头脑非常清醒,继合罢供自己享受的诸所后,又亲手处置神鬼之事,以避免赵桓登基后胡作非为,毁掉他的人间道国。
当日稍晚,天子召诸宰执候对于文字外库。
其人则御玉虚殿,极尽虔诚地焚词祭告昊天玉皇上帝:
奉行玉清神霄保仙、元一六、阳三五、璇玑七九、飞元大法师,都天教主臣某,诚皇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上言,高上玉清神霄、九阳总真、自然金阙。
臣曩者君临四海,子育万民,缘德菲薄,治状无取,干戈并兴,弗获安靖。以宗庙社稷生民赤子为念,将传大宝于今嗣圣。
庶几上应天心,下镇兵革,所冀迩归远顺,宇宙得宁,而基业有无疆之休,中外享昇平之福乐。
如是贼兵偃息,普率康宁之后,臣即守心守道,乐处閒寂,愿天昭鉴,臣弗敢妄。将来事定,复有更革,窥伺旧职,获罪当大。
已上祈恳,或未至当,更乞垂降